撰文/王文秀諮商心理師
志明在班上,只要有同學意見跟他不同,或是有小朋友叫他不喜歡的綽號,他就忍不住會跟對方發生衝突,事後被老師或父母訓的時候,志明一方面覺得更委屈或生氣,一方面也很氣自己為什麼這麼衝動,懷疑自己是不是個壞孩子。
巧玲從小到大品學兼優,唸書從不讓父母操心,自己也立下志願一定要考到第一志願,最近覺得力不從心,讀書無法專注,很想睡又不敢去睡,怕自己一鬆懈就完蛋,整個人因此非常焦慮。
子建從小父母離婚,由母親辛苦帶大,最近交往三年的女友家人頻頻詢問結婚之事,子建非常掙扎要怎麼跟母親提及自己要跟另一個女人攜手一生,覺得自己很不孝順,都還沒好好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就要留下她孤單一人。
韻萍懷孕六個月的時候知道先生有外遇,獨自一個人非常辛苦的熬過生產與照顧孩子的艱辛歷程,孩子一歲半的時候,先生回頭乞求她原諒,希望一家三口能過著平靜的生活,並保證不會再有任何對不起妻小的行為。韻萍又希望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又無法原諒先生這一兩年的荒唐行徑,但是又責怪自己太自私,只考慮自己,不替孩子著想,因而心神不寧,生活品質很差。
上述這些在人世間真實上演的情境,顯現出來的是一個人內在至少兩個極端聲音的不斷衝突(有時有更多聲音交雜),可以分別稱之為我們內在的天使和魔鬼。
志明內心的天使希望能證明自己的能力,受肯定與受喜愛,但是內心的魔鬼又不斷告訴他「他們都在欺負你,你一定要討回公道、要證明自己很厲害,不要讓別人看不起,要不然你就是弱者」;巧玲內心力爭上游的天使不斷協助她突破萬難,她也從努力的過程得到成就與肯定,然而她內心的魔鬼在她脆弱焦慮時會悄悄冒出來,不斷在內心跟她說「別那麼拼,拼也沒用,反正你的能耐就只是這樣而已,偷懶一下也不會怎樣,還不如先去睡一覺比較實在。」
子建內心的天使讓他感激母親長時間的付出,也願意犧牲一切讓母親快樂,但是魔鬼的聲音又不時冒出來「你要自私一點,為你自己著想,你的婚姻幸福比較重要」;至於韻萍內心的天使則是叫她要顧全大局,為這個家,為孩子著想,再給先生一個機會,而潛伏在內心的魔鬼則是很不客氣的叫她不要當爛好人,要狠狠給先生一個教訓,不然太便宜他。
從小到大我們從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成長歷程,逐漸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人與事;我們內在的天使或魔鬼,事實上都是在成長過程中,為了讓自己當時好過一點,或是基於人性趨樂避苦的本性,或是被教導,所逐漸形成的內在聲音,這些內在的聲音都是想保護我們自己,讓自己當時好過一些或突破一些難關。與其花很大的力氣要去壓過另一方的聲音,若是無法壓過去,下場可能很悽慘,或是很自責自己一無是處,甚至久而久之,內心的另一個聲音(不管是天使或魔鬼)都被壓抑得完全無聲,但永遠都蠢蠢欲動想要反擊,不如讓自己練習當一個能夠理解與接納雙方聲音,而且能因時因地因人制宜,能彈性處理又能搞定雙方聲音的好主人。
韻萍釐清自己在這段婚姻關係裡最受傷和最期待的部分,子建釐清自己並非只能在孝子(無我)和成家(自私)之間擇一,巧玲清楚自己目前的疲憊,允許自己放鬆一下,休息夠了再重拾書本,志明清楚自己是因為好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所以選擇激烈的方式,而這些方式是可以調整的。上述這幾位可以藉由自我整理或跟信得過的家人、師長、好友聊聊,或是透過輔導諮商協助釐清自己所在乎的點為何、內在兩極的聲音各自代表的意義、對自己的協助或是傷害各為何,以及要如何當個稱職的好主人,清楚雙方的聲音並做出最後讓自己心平氣和且比較無後顧之憂的決定。
當自己身為主人,更有能力傾聽內在天使與魔鬼想表達的聲音,而不是任由兩方爭奪不休,或是聽任其中一方不斷壓過另外一方,自己所得到的掌控權,將可讓自己做任何大小決定的時候,都更彈性、自在以及有力量,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有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