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享
撰文 王毓珠藝術治療/心理師情緒取向治療(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 EFT)是一種基於心理學的治療方法,專門針對愛情關係中的問題,目的在加強伴侶間的情感連結。情緒取向治療EFT在1980年代由Sue Johnson博士和Les Greenberg共同開發,其基本前提是情感反應可以塑造關係的動態。這種治療方式對於經歷困擾、尋求加強連接或希望解決衝突和改善溝通的夫妻特別有效。EFT以依附理論作為根基,該理論認為人類天生需要與他人形成強烈的情感連結。根據依附理論,成人關係中的安全情感連結不僅重要,更是對於個體在關係中獲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因此,EFT旨在幫助夫妻發展或恢復安全的情感依附,治療並不著眼於探討個案的過去,而著重於關係中當前的情感體驗和人際動態,使其成為一種高度專注且通常為短期的治療方式。EFT的過程分為三個主要階段:降低緊張、重建情感連結和鞏固新模式。1. 降低緊張:初始階段旨在識別造成和維持關係困擾的負面互動模式。夫妻被引導識別並表達與這些模式相關的底層情感和需求。通過理解這些衝突循環,夫妻可以開始將問題視為他們所陷入的循環,而非對方本身。2. 重建情感連結:在這一階段,治療師幫助夫妻改變他們的互動模式。這是通過鼓勵和促進新的、更開放和響應的互動方式來實現的。夫妻學會以一種能夠引發對方同理心和支持而非敵意或退縮的方式表達他們的需求和情感。3. 鞏固新模式:最後階段涉及夫妻使用新的溝通和表達情感方法來解決舊問題。他們學會在實際情況中應用這些技能,鞏固在治療中習得的技能。這一階段確保治療期間的改善能夠長期維持,幫助夫妻更有效地應對未來的挑戰。多項研究支持EFT的有效性,顯示出如改善溝通、增加滿意度和加強情感親密度等積極結果。EFT的一大優勢是其結構化的方法,與聚焦於解決衝突策略的傳統夫妻治療不同,EFT針對關係的情感基礎進行改善。EFT不僅限於已婚夫妻,對於處於各種關係模式,包括非婚夫妻、處於非傳統關係和同性夥伴等都同樣有效。情緒取向心理治療(EFT)是一種深刻且有效的治療方法,它解決了關係困擾的核心。其科學驗證的策略不僅幫助夫妻減緩衝突,還促進了更深層次的情感聯繫和連接,為關係的持久改善鋪路。
- 藝術治療
- 親密關係
- 家庭關係
撰文 / 廖學加 諮商心理師與藝術治療師我是一名水彩愛好者,喜歡水與顏色相會時的千變萬化,眼睛追尋捕捉顏色變化的過程,心理自然產生療癒感。有一天,我受邀到朋友家作客,他介紹家裡布置的遊戲角,讓他的3歲女兒可以在角落自由玩耍,只是令他很頭痛的是,女兒每次在畫水彩時,總是弄得髒兮兮的,需要花很多時間善後。當我聽到朋友的困擾時,我先同理他想在女兒成長階段,給予較好的潛能探索。同時,也趁機分享3歲小孩在「玩」媒材這件事上的可能初衷。3歲小孩對能「擠」出顏料,感到興奮、好奇和有趣,擠出來的形狀、份量、是否能掌控,也樂意探索與練習。小孩可能用手、水、畫筆去認識水彩,觀看顏色的變化,也會用紙和衛生紙捕捉喜歡的顏色。過程中,小孩的感知、身體律動、想像力、創造力及認知思考皆被開啟。若父母能先接受一點髒亂,並在注意衣袖的乾燥下,與小孩一起享受,帶著鼓勵和好奇的心觀察,在小孩探索時回饋他:哇!顏色變化真有趣!你像個魔術師!增強小孩在探索中的正向經驗。接著,父母觀察小孩的投入程度,是否想繼續專注地玩?或是開始有點混亂了?若是後者,且遊戲時間所剩不多,父母可以向小孩表示時間的有限,空間需要整理,一起打掃乾淨。小孩會經驗到自己能被理解、支持和肯定,也願意學習收拾整齊。漸漸地,小孩會成為一個能放與收的人。只是,有時候,父母不是不希望小孩能好好玩,甚至髒了也沒關係。父母有時較擔心與挫折的是:小孩在善後的拖拖拉拉、不願意、收拾不乾淨,這樣的經驗久而久之,會使父母產生難過與自責,也會開始懷疑自己的教養能力。因此,父母讓小孩一開始玩時,容易規範小孩「不可以弄髒」。在場地回復的乾淨程度及所花費的時間上,每個小孩需要練習的時間不一,有些小孩幾次就學會了快速且有效率的方法。有些小孩需反覆鼓勵與示範,甚至耗時好幾個月的練習。這個原因除了小孩的先天氣質外,在生活中所接觸的人、事、物,會影響小孩的習慣,以及其玩出來的樣貌。假若敏感的小孩剛接觸水彩顏料,又知道父母比較愛乾淨,這時小孩可能會慢條斯理的玩水彩,一方面是好奇,一方面是避免弄髒。然而,受限於熟悉度與控制力,小孩很容易不小心弄髒。在我的經驗中,有些小孩因為擔心父母生氣,太緊張了,反而導致創作時弄得更髒亂。此時,若父母能深呼吸,溫柔地接納小孩,理解小孩的身、心狀態,心平氣和緩緩地說:我看到你好認真的在玩,試著想要控制好一切,讓這個角落是乾淨的,只是真得不容易。我們一起來整理吧,下次有機會再來好好玩。當父母能展現接納、包容和原則,小孩自然而然也能經驗到父母的寬容與處世態度,還有學習到如何與父母互動,以及家裡的規矩。有時父母過於用心,無形中養成小孩的小心翼翼,卻也使其無法放開自己。收、放間的藝術,適當的休息與放空、跟合適的人聊聊教養,都能促進親子相處與小孩身心成長。參考資料:江學瀅主編(2021)。《12種場域的藝術治療實務與觀點分享》。台北:商周。陸雅青(2016)藝術治療(第四版)台北:心理。Cariline Case& Tessa Dalley(2017)。《藝術治療手冊》。陸雅青審閱。台北:心理。
- 遊戲治療
- 藝術治療
- 親子關係
撰文 / 王毓珠 諮商心理師與藝術治療師很久以前就收到高雄醫學大學郭心理師的邀請,為學生做攝影治療工作坊,由於地點在高雄的關係,其實對位於台北的藝術探險心來說是一趟大工程。在戰勝了自己在疫情間對於遠行的抗拒以後,終於接下這個邀約,暑假即著手開始設計這個工作坊。也許是從小住在中國醫藥學院旁,小時的活動和遊戲都圍繞在中國醫藥學院池塘邊和大操場;也許是近日家父住院,與醫生有許多接觸,對藝術探險心而言,醫生和醫學院讓人感到既熟悉而又陌生,也因為這些淵源,很想為醫學院學生帶來特別的工作坊體驗。當天懷著戒慎恐懼的心情,容易迷路的我輾轉搭乘高鐵與計程車前往高雄醫學院,終於在圖書館前,與郭心理師有了第一次相見。穿梭在教學樓時,可以看見每個教室都是滿滿的、精神奕奕地上著課的同學,耳聞他們談論剛考完化學,等一下要考…,有一種認真到地老天荒的感覺。當下心中感到不妙,畢竟藝術探險心舉辦的是偏重心靈的工作坊,果不其然來參加攝影治療的人數不多,不過包含職能治療科、心理系研究所正在實習的實習心理師、社工科等同學。調整心態以帶領小團體的心情和方式,與學員的心漸漸的靠近,發現這樣的小團體,可以進行得更深入。其中有位學員在選擇照片時,以不同動物象徵自己面對不同生活圈時所扮演的角色,小兔子代表在媽媽眼中的自己是個單純的小孩子,每次出門還要親一下臉頰,獅子代表在老闆眼中自己並非一味傻傻配合的員工,一旦不合理就會與老闆據理力爭,猩猩代表在女友眼中自己呆呆傻傻的樣貌。其他組員有人選擇可愛的小英雄照片作為母親眼中的自己,也有人選擇穿著小公主裝扮小女孩。學員們很驚訝,在選擇照片時,覺察出在每個人眼中的自己是這麼不同,也不知不覺在不同人前,扮演不同的角色。講師邀請大家選擇一張讓自己放鬆的照片,有位學員選了一個人站在瀑布前,學員形容喜歡瀑布流動和沖刷的感覺,似乎把煩憂都沖洗乾淨,也喜歡瀑布的水流下來的聲音。在與講師一來一往的對談中,學員發現聲音和水流動的景象,水沖到身上等,都非常舒壓,進一步感受到五感眼耳鼻口觸覺,對自己的舒壓很有幫助,而在一張平面的照片,竟然可以激起這些感受,就好像 「望梅止渴」的效應,照片竟然可以產生和實際到現場一樣的紓壓效果,令人感覺到驚奇。為時三個小時的課程,在照片、對話和創作中很快就到了尾聲,其實攝影治療跟藝術治療一樣,並不是由治療師直接去解析個案的照片或作品,而是在治療師一步步的引導下,協助個案逐漸的往內在探索,覺察自己的內在智慧。這呼應了攝影治療大師 Judy Weiser 所說: 「任何照片的意義都是由個人內心映象對真實的投射而來,而此映象則取決於他們所看到的感覺是什麼。」•「重要的是個案如何看待這張照片,引起了甚麼心理的反應或是刺激了甚麼想法或是回憶等等, 而不是照片的技術,或是原來拍攝者的用意。」•「在治療過程中,個案的照片可以作為有形的象徵性的自我建構和隱喻的轉化,提供語言無法表達的內在的洞察力。」
- 藝術治療
- 自我照顧
- 心靈成長
撰文 / 凃冠如 諮商心理師「聽說最近被感染的女大生是在幼兒園實習耶!那我們學校的幼兒園實習老師,是哪間學校的呢?會不會……」「孩子回來的書包跟石頭一樣重,問了孩子才知道老師不只把這學期的雜物讓孩子帶回,還把下學期的書都發下來了,說疫情變化很大……,」「剛剛宣佈寒假的營隊全數取消,這麼突然,叫我去那裡寄小孩?我只好幫他報才藝班的寒假營隊,但這麼多不同校的孩子聚在一起,真的會比較好嗎?」這陣子,疫情似乎有捲土重來、蠢蠢欲動的趨勢。媽媽的心跟著確診者的足跡與疫情的變化七上八下,疲於因應各式新的教育政策,心中盤算若有萬一,手邊有多少親友資源可以支援調度,日常生活又回到「噴、噴、噴」的習慣─使用公共物品時噴一下、廁所碰觸門把時噴一下、買東西噴一下,看到賣場人多,轉念又把車開出賣場停車場,以及進出各式場所實聯制……。這些看似有意識地防疫行為與生活習慣,其實反映內在對所處的環境多了一分不確定性與不安心,也反映內在的警覺與壓力提升。每當疫情相關新聞或消息出現時,認知、行動層面的防疫行為重現江湖,內在情感面的壓力、緊張、焦慮、不確定感也會同時存在。如何將自己與家人的生活及心情在這風雨欲來山滿樓的此刻好好地穩住,我想,這是疫情帶給每個人的生命課題。心理學家Maslow對人類的需求從生理層面的生存到心理層面的自我實現有一個經典的理論,此理論成為我在疫情生活下安頓自己身心、將有限心力做最適切分配的心靈地圖。猶記去年五月的疫情風暴,在「安全感」的建立上,藉由固定時間收看最新的疫情訊息,將不可控的疫情轉為可控的接收頻率,增進自己對環境的控制感,進而降低內在焦慮,及提升個人安全感;在「尊重」的建立上,藉由洗腦自己孩子們的吵鬧雖然心煩,但也慶幸代表健康;在「自我實現」的建立上,藉由幫大班無緣有實體畢業典禮的孩子辦家庭畢業典禮、收納,創造生活儀式感與小確幸。如今疫情再起,自己少了點兵荒馬亂,多了份對生活從容的裁量。祈願閱讀本文的各位,也在生活實踐中,練就自己的心法,穩度疫情的每個片刻。
- 心理學
- 親子關係
- 自我照顧
- 家庭關係
撰文 / 凃冠如 諮商心理師「學校老師反應平時愛笑無憂的孩子,最近悶悶不樂、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老師也注意到孩子不管是上課還是下課,出現頻頻跑廁所的現象。我意識到可能是我跟先生最近鬧得不太愉快,孩子壓力太大了!我很心疼也很內疚讓孩子壓力這麼大,我想幫他找遊戲治療,不知道適不適合?」曾收到一位母親來信,信中詢問該如何陪伴受到父母婚姻影響的孩子?該如何幫孩子找回一些快樂?開啟信件時,我心中感動著這位母親察覺到孩子受到父母感情影響的衝擊與傷害;同時我也思索著信件中是不是透露出第二重訊─這位母親在身為妻子的角色中,歷經夫妻爭吵的這段時間裡,內心是不是充滿了疲累、矛盾或困惑?我不免心想,也許母親的來信透露出雙重訊息:一份是對孩子的心疼與不捨,也有一份是自己的疲累與婚姻裡的困惑與茫然。我試著提供一些想法,協助來信的母親思索在這個婚姻衝突的時期,自己內心的需求是甚麼?如果自己身為個人、妻子或母親等多重角色上已經疲累不堪,心理負荷量已經臨界或是超過個人能夠承載的空間,使母親無暇包容、思考孩子在父母爭執下所受的衝擊。那麼,兒童遊戲治療將有助於提供孩子一個心靈喘息的空間,讓孩子回到自己的內在世界,放下各式成長的煩惱與挑戰、放下家庭變動中帶來的壓力,回到一個心靈空間,經由諮商師的陪伴,得到喘息、沉澱、理解並學習如何安段在父母情感變動下的自己。如果自己身為「母親角色」上的心理能量與涵容度足夠,有辦法包容孩子的情緒,及協助孩子維持與掌握生活的步調。卻苦於不知道該如何向孩子說明父母關係的變化及家庭未來的走向,這時期的親子遊療或是親子家庭會談,在諮商師的協助下,將有助於母親站穩於母職角色上,提供孩子足夠的資訊、安撫孩子的內心、討論變動時期家人如何找到各自穩定的辦法、調整家庭規則,以達到變動中的微平衡。如果自己身為「女人&妻子角色」上因著婚姻的衝擊內心已經精疲力竭、對於婚姻何去何從充滿了困惑,那麼個人會談將有助於藉由諮商師的陪伴下,抒發婚姻考驗中的各式情緒、疲累,思索自己在婚姻中的樣態、夫妻關係、親子教養、婆媳關係……等等面向,並進一步釐清自己在目前的婚姻狀態中,藉由整理內在的狀態,決定婚姻的走向。藉由個別會談或是夫妻會談,讓在婚姻中面臨嚴峻考驗的自己,停下來、緩一緩、聽一聽、梳理自己的內在,讓自己在做任何決定前,更加篤定、更加清晰,從而這份穩定將帶給孩子重回穩定。我咀嚼著母親的來信,試圖將自己的思緒做整理,希望藉由回信能帶給母親一些閱讀沉澱後的力量,盤整孩子、自己、家庭的需求,再進一步選擇適合的諮商方式,相信一段時間後,會漸漸找回孩子的笑顏及個人的內在平衡。
- 遊戲治療
- 親子關係
- 家庭關係
撰文 / 凃冠如 諮商心理師「媽媽,為什麼大家都在報王力宏?報到我都記得了!」幼兒園大班的老三在我煮晚餐的時候邊拿著聯絡簿要我簽名時邊問我。「你從哪裡聽到的?」我心裡有點震驚,家裡沒電視,這位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是從哪個管道知道這鬧得沸沸揚揚的事件?「保母阿姨家的電視一直播、學校老師有說,說王力宏很渣、婚內外遇、有炮友……」老三帶著小鴨嗓,小嘴巴悠悠吐出每個記在心中的詞,搭配天真無辜的語氣,讓我舌頭打結,一時半刻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這些詞背後的意義。「媽媽,甚麼是『炮友』?」「媽媽,甚麼是『婚內外遇』?」「媽媽,新聞說還生了三個小孩,跟我們家一樣耶!」我有種被雷神索爾重槌的震驚,心裡一邊高興孩子挺會抓重點的,一邊腦袋被這些字詞槌成一坨泥,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解釋他突如其來出給我的成長考題─性教育?道德教育?兩性關係?危機處理?……還是……還有我沒想到的?「你聽大家都在講王力宏,對他的好奇是甚麼?」我被自己腦海中冒出來的想法暈頭轉向不已,我打斷自己對自己的轟炸,減低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內在焦慮,我試著釐清老三開啟這個話題背後的問題是甚麼?「為什麼大家一直報他?講他?」我瞬間懂了!他還在他的小世界裡,只是觀察到一個人被高度討論,好奇是這個人的「甚麼」引起這麼多的報導,我心裡有點竊喜,因為這題很好打發^^「我知道的部分是因為他做錯事,又不承認自己做錯,可能又說謊,所以大家不能接受,希望他可以認錯並且負責。」我挑這個跟心理社會發展任務在學齡前需要發展成熟的議題回答他。「喔~~認錯是蠻難的!需要厚臉皮也要勇氣」老三一副過來人的表情,倚老賣老,接著我們話題轉向一些生活中跟認錯有關的主題,正當我慶幸安全滑壘過關時,老三又一句 「為什麼『炮友』、『婚內外遇』、『生三個小孩』是做錯事?」小孩真的是生活的哲學家!好奇心總是能一刀斃命的讓媽媽繼續舌頭打結、腦袋被轟成一團漿糊……。我的生活故事先說到這裡,邀請讀這篇文章的你/妳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會怎麼回答呢?這個回答背後在教養上的想法又是甚麼呢?對我而言,現在的世界拜網路所賜,已經成為「『虛』與『實』」、「『真』與『假』」、「『腥、羶、色』與『真、善、美』」並存的平行世界!即便我再怎麼限縮家庭中的物理環境,降低訊息來源,但這些似假還真與複雜價值的氣息,還是充斥在生活中的各個面向,不知不覺地沾染進孩子們的心靈。在這無孔不入的侵襲中,如同童書裡的每個童話故事篇章,裡面的故事人物,從正義到邪惡、善良到奸詐……都有許多不同角色的設定;現實生活中的人更是如此複合與多面向,因此我著墨的地方會是藉由孩子們生活的提問,傳遞相關的教養知識、引導討論、建構我想傳承給孩子們的價值觀。我想,我沒有選擇給孩子一個假裝美好的世界,而是陪伴孩子用他們的速度認識這個複雜的世界。
- 親子關係
- 家庭關係
撰文 / 李姿瑩 諮商心理師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令人喜悅與興奮的歷程,但養育生命著實是件不容易的事,面對喜悅的同時,對父母而言也是壓力增加的開始。產後媽媽面臨生理的疼痛、體力的耗竭、對養育寶寶技巧與策略不足等情況,都會引發身心創傷、造成憂鬱、焦慮情緒的增加,而這些情緒可能也會出現在爸爸身上!新生命的到來大家都將注意力放在新生兒身上,未能注意到父母情緒的變化,嚴重者可能造成產後憂鬱症。#產後憂鬱症是產後情緒障礙的一種 ,產後情緒障礙細分為下列三種:1. 產後情緒低落:約有30~80%的人會在產後3~4天左右出現情緒低落、焦慮、脾氣暴躁、易哭、失眠等情況,屬於暫時性的症狀,親友給予心理支持或自我調適後通常持續幾天不需治療即可緩解。2. 產後憂鬱症:約有10%的人會在產後6週內產生憂鬱情緒、失眠、無價值感或罪惡感、飲食障礙、無法專注、易怒易哭、對生活或喜歡的事情失去興趣,嚴重者有自傷或傷害寶寶的意念,並且持續數週至數個月。需要接受心理治療、醫療等照護協助。3. 產後精神疾患:千分之一左右的人會在產後兩週內出現情緒嚴重不穩定、性格與行為強烈變化,甚至出現幻覺、妄想等症狀,可能有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意念及行為,症狀持續數週到數個月。需接受治療與住院觀察。#產後情緒調適可以試試以下方法:1. 自我檢查與覺察:建議產後每週填寫「產後憂鬱量表」,透過具體化的檢測幫助自己覺察目前的身心狀況,若分數較高可先透過自我對話檢視內在狀態,並及時尋求親友或心理專業人員協助。2. 不忽略自我情緒與感受:面對照顧新生兒的壓力,可能讓父母壓抑了自我的情緒感受,因此在獨處時,如洗澡或吃飯等短暫的休息時間,可快速地整理與辨識自我情緒與感受,若忽略覺察、拖延調適與解決,將會讓情緒困擾累積。3. 適時的自我照顧:為了配合寶寶捉摸不定的情緒、生理習慣的變動,父母凡事須以寶寶的需求為優先,忽略了自我照顧的重要。因此適時的尋求親友的協助,如請人協助臨托幾小時、與伴侶協調照顧寶寶的時間等,找尋適合自我照顧的方法,避免身心過度緊繃。4. 尋求專業資源協助:若覺察自己產後情緒困擾加劇,且難以自我調節時,可透過專業心理及醫療資源尋求協助。若擔心疫情想避免外出或是產後需調理生理行動不便,亦有線上諮詢或通訊諮商等資源可以使用。5. 持續自我鼓勵與肯定:從寶寶未出生家庭的動力便開始產生變化,種種的變動也都在考驗著父母,需要透過不斷嘗試與調整來找到與寶寶相處的平衡。過程中挫折與疲倦感可能無時無刻都在產生,但沒有人天生就能成為足夠好的父母,而我們只要成為夠好而非完美的父母就好,請記得不論大小事物,每天都要自我鼓勵,肯定自己已經做得夠好的部分,增進自我的父母效能感。---------------#產後憂鬱量表http://www.depression.org.tw/detection/index_05.asp
- 自我照顧
- 情緒調適
撰文 / 張文瑛 諮商心理師談到工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痛苦與甜蜜。若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更是有訴不盡的喜怒哀樂故事。在結果論主導的職場中,我們常常只講理、講效率、講業績,很少關注人的情緒反應。人們通常只被要求成功解決問題,若在工作過程中與人產生摩擦而衍生出大量負面情緒時,大家往往會採用各種不適當的方式來因應,包括轉移、忽視、壓抑等。你身邊是否有人會在上班時將委屈全吞到肚子裡,卻在下班回家後,將壓抑了許久的負面能量宣洩到孩子或配偶身上,進而爆發「家庭戰爭」呢?我們也常看到某些上班族,藉著大吃大喝或過度消費來轉移這些負面情緒。這樣的方式,往往是以家人的情感或自己的身心健康付出代價。面對職場中這股情緒的能量,有沒有可學習的方法來維護我們的身心健康與人際和諧呢?這時,「自我覺察」就是一個可以在困境中幫助自己的方法。當出現主管的指責、同事的誤會、做不完的工作,或同事升遷等情境時,心中難免會浮現氣憤、委屈、挫折、不耐、忌妒等負面情緒。在經歷這些情緒的同時,找機會留給自己一些時間,停下來、獨處,或許是走路行進間、喝杯咖啡或茶、整理庶務,「看見自己」現在的身體心理狀態: 握緊拳頭、心跳加速、額頭冒汗、喉頭緊鎖…,生氣、委屈…,然後嘗試「接受自己」現在的狀態,試著安撫自己當下的情緒,不著急去連結太多的想法念頭。等待這一波情緒過去後,同樣給自己一個獨處的機會,試著深入想想,或也可以用筆記的方式,回頭看見自己當時的狀態: 激起這個情緒的是哪些想法、信念、或價值觀?這樣的想法、信念、和價值觀,是怎麼在自己心裡萌芽發展起來的?這樣的情緒感受,和過去的哪些經驗類似?是否會覺得同樣或類似的劇本,在自己的人生經驗裡重複播放? 比如常常被人佔便宜、總是遇到壞主管…等。經過對自我近距離的梳理,我們可以練習好好照顧身處困難的自己,也有機會看到自己如何因僵化的視角而受苦,進而轉換不同的視野看見環境更多的樣貌。身處在職場錯綜複雜的職場人際交流中,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被環境人事物激起負面情緒時,能將事件當成一次更靠近、了解、照顧自己的練習機會,透過「自我覺察」來理解事件與我們過去成長的經驗,或我們身體狀況的交互作用。如此面對職場困境,就不必再用轉移或壓抑等舊有方式,不自覺地犧牲自己的身心健康及親友關係。「自我覺察」需要經過長久的練習,才能突破自己多年習慣的視角與框架。同時也可以透過諮商,在專業心理師的協助下,建立起看待自己與身邊人事務更廣闊的視角。
- 心理學
- 自我照顧
- 情緒調適
撰文/王文秀諮商心理師志明在班上,只要有同學意見跟他不同,或是有小朋友叫他不喜歡的綽號,他就忍不住會跟對方發生衝突,事後被老師或父母訓的時候,志明一方面覺得更委屈或生氣,一方面也很氣自己為什麼這麼衝動,懷疑自己是不是個壞孩子。巧玲從小到大品學兼優,唸書從不讓父母操心,自己也立下志願一定要考到第一志願,最近覺得力不從心,讀書無法專注,很想睡又不敢去睡,怕自己一鬆懈就完蛋,整個人因此非常焦慮。子建從小父母離婚,由母親辛苦帶大,最近交往三年的女友家人頻頻詢問結婚之事,子建非常掙扎要怎麼跟母親提及自己要跟另一個女人攜手一生,覺得自己很不孝順,都還沒好好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就要留下她孤單一人。韻萍懷孕六個月的時候知道先生有外遇,獨自一個人非常辛苦的熬過生產與照顧孩子的艱辛歷程,孩子一歲半的時候,先生回頭乞求她原諒,希望一家三口能過著平靜的生活,並保證不會再有任何對不起妻小的行為。韻萍又希望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又無法原諒先生這一兩年的荒唐行徑,但是又責怪自己太自私,只考慮自己,不替孩子著想,因而心神不寧,生活品質很差。上述這些在人世間真實上演的情境,顯現出來的是一個人內在至少兩個極端聲音的不斷衝突(有時有更多聲音交雜),可以分別稱之為我們內在的天使和魔鬼。志明內心的天使希望能證明自己的能力,受肯定與受喜愛,但是內心的魔鬼又不斷告訴他「他們都在欺負你,你一定要討回公道、要證明自己很厲害,不要讓別人看不起,要不然你就是弱者」;巧玲內心力爭上游的天使不斷協助她突破萬難,她也從努力的過程得到成就與肯定,然而她內心的魔鬼在她脆弱焦慮時會悄悄冒出來,不斷在內心跟她說「別那麼拼,拼也沒用,反正你的能耐就只是這樣而已,偷懶一下也不會怎樣,還不如先去睡一覺比較實在。」子建內心的天使讓他感激母親長時間的付出,也願意犧牲一切讓母親快樂,但是魔鬼的聲音又不時冒出來「你要自私一點,為你自己著想,你的婚姻幸福比較重要」;至於韻萍內心的天使則是叫她要顧全大局,為這個家,為孩子著想,再給先生一個機會,而潛伏在內心的魔鬼則是很不客氣的叫她不要當爛好人,要狠狠給先生一個教訓,不然太便宜他。從小到大我們從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成長歷程,逐漸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人與事;我們內在的天使或魔鬼,事實上都是在成長過程中,為了讓自己當時好過一點,或是基於人性趨樂避苦的本性,或是被教導,所逐漸形成的內在聲音,這些內在的聲音都是想保護我們自己,讓自己當時好過一些或突破一些難關。與其花很大的力氣要去壓過另一方的聲音,若是無法壓過去,下場可能很悽慘,或是很自責自己一無是處,甚至久而久之,內心的另一個聲音(不管是天使或魔鬼)都被壓抑得完全無聲,但永遠都蠢蠢欲動想要反擊,不如讓自己練習當一個能夠理解與接納雙方聲音,而且能因時因地因人制宜,能彈性處理又能搞定雙方聲音的好主人。韻萍釐清自己在這段婚姻關係裡最受傷和最期待的部分,子建釐清自己並非只能在孝子(無我)和成家(自私)之間擇一,巧玲清楚自己目前的疲憊,允許自己放鬆一下,休息夠了再重拾書本,志明清楚自己是因為好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所以選擇激烈的方式,而這些方式是可以調整的。上述這幾位可以藉由自我整理或跟信得過的家人、師長、好友聊聊,或是透過輔導諮商協助釐清自己所在乎的點為何、內在兩極的聲音各自代表的意義、對自己的協助或是傷害各為何,以及要如何當個稱職的好主人,清楚雙方的聲音並做出最後讓自己心平氣和且比較無後顧之憂的決定。當自己身為主人,更有能力傾聽內在天使與魔鬼想表達的聲音,而不是任由兩方爭奪不休,或是聽任其中一方不斷壓過另外一方,自己所得到的掌控權,將可讓自己做任何大小決定的時候,都更彈性、自在以及有力量,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有能量。
- 心理學
- 自我照顧
- 情緒調適
- 心靈成長
撰文 / 王毓珠藝術治療與諮商心理師 雖然所有的創造性的活動,都對人有幫助,但藝術治療的深度卻是比一般人所想像的還要深,這與畫著色畫是有所不同的,藝術治療已經有研究證明其成效,並且在許多不同的領域中實踐,包括學校、醫院、監獄、軍隊 等,在經過專業訓練的藝術治療師的陪伴下,幫助人們更加適切的去處理自己的情緒,瞭解自己,提升安定的感覺。藝術治療其實有許多療癒的成效,依美國藝術治療學會所發表,藝術治療可以提升自信心、自我覺察、情緒的復原力、增進洞察能力,並且降低和處理內在衝突和困擾,再者,也經過研究和科學證明,可以幫助焦慮的當事人,尤其是與其他經科學實證的治療合併使用時,成效更加顯著。研究證明藝術治療可以:🔅鎮靜神經系統藝術治療的活動可以是沉思、安靜和祥和的,有助於舒緩壓力以及緊張易怒的症狀,而冷靜的頭腦則可以更妥善的調整困難的情緒和處境,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發現,藝術治療透過富有意義的平靜時刻,解決內在深層的矛盾,這些歷程協助人們過得更加舒心。🔅提升自我覺察當我們在創作的時候,常常會因而發現新的看法,而這是過往沒有意識到的,這樣的情況在藝術治療的歷程中,尤其的顯著。透過放鬆、冥想、表達,以及巧思設計的藝術活動 (例如:運用非慣用手來畫圖) ,可以提升自我覺察,當我們專注在藝術創作中時,更加能貼近潛藏在意識層面下的感覺和經驗。🔅鼓勵自我表達很多人對於周遭的事物或是想法感到焦慮,而這些想法是難以說出或是無法出口的,藝術治療讓我們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抒發和表達這些難易言喻的感受或想法,在藝術治療師的引導下,焦慮的當事人可以學習如何運用創作,來以建設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創造性的自我表達幫助我們以健康且有益的方式連結經驗和情感。經過以上的說明後,你心動了嗎? 若是感到心浮氣躁,無法專心,焦慮不已,事不宜遲馬上來預約藝術治療或是心理諮商,同時也建議您,不必等到情況嚴重到需要就醫時,平時就可以來預約藝術治療,預防重於治療,先了解一些自我照顧的方法,或是學習運用藝術創作來保養身心靈。
- 自我照顧
- 情緒調適
- 藝術治療
撰文 / 邱杰濰 諮商心理師在生活中有很多習慣,像是睡覺躺在哪一側、洗澡從哪一個部位開始、最喜歡的菜留到最後等諸如此類的事,發生的時候幾乎是下意識,自然到我們不太會去想這個習慣是怎麼來的,但只要改變步驟或是方式,就會感到很不自在。那些我們不會去意識到的情形,在我們對待自己和他人時也會出現。朋友A在大家面前總是十分客氣和熱心,只要拜託他,他都很願意去幫忙,誰有苦水,他也會是很好的聽眾。然而,一當角色對換,對於我們的關心,他像是會害怕一樣迅速拉開距離,說著「還好啦……」、「我沒事啦!」、「大家不都這樣嗎?」,並謝絕我們的幫助。某天當我問他為何如此時,他告訴我他不習慣欠人家的感覺,也不太習慣主動讓旁邊人知道他心情不好,因為那會造成別人的負擔,會被討厭也不夠獨立。不只是朋友A,所有人都有各自習慣的念頭和反應,也從來都不會去質疑這麼想、這麼做有什麼問題,便日復一日地過著。在心理治療中,通常將這個情形稱為pattern,也譯作模式。如同前述,我們有著猶如習慣般的思考模式,及與人互動的模式,這些模式不是憑空出現,而是從我們成長裡的一段段關係耳濡目染累積而來。這些模式讓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啟動,因應內在的情感及外在的要求,但就因為太自然了,沒有意識到的模式,也讓我們一再處於相同的循環中。因此,你或許曾經感覺自己或是旁人,怎麼都會在感情中遇到相似的挫折、好像無論怎麼努力卻仍感到不足、覺得他人始終挑剔自己的表現又或是感到孤單卻總是沒辦法去信任或接受別人的關心。在我的工作中,協助來談者透過言語及當下關係的討論,來探索這些既有的模式,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當逐步揭開被層層包裹的模式,他們會發覺這些模式牽連著許多的人物、情感、情緒和畫面,有些是已知的,但也有些是他們早已忘記或是從來沒想過有關聯的,當他們對自己有越來越多的覺察,讓那些潛意識的部分逐漸被意識,原先習以為常的模式也逐漸獲得鬆動的可能,同時也會感到多了種自由可以去選擇,於是關係互動的方式變得不一樣了,可以更直接表達愛甚至接受愛,對於自己或他人的知覺也有了改變。這麼說來,習慣抑或是模式,都是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途徑。
- 心理學
- 人際關係
- 自我照顧
撰文 / 張文瑛 諮商心理師這波新冠病毒疫情來的又快又猛,台灣在被全球羨慕了一年多之後,竟也進入天天確診與死亡人數不斷上升的險境。為了掌控疫情保護民眾,政府提出多項限制人們行動的措施:上班族在家上班、學生遠距上學、不得群聚、盡量待在家中不外出…,所有這些生活上的改變,讓過去習以為常的活動,比如: 找朋友聚餐聊天、逛街買菜、探望親友…,都消失了。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各種因生活巨幅改變而產生的壓力源也接踵而至:收入減少但仍有生活開銷、人際疏離隔絕;或相反的,近距離生活的人際衝突、擔心自己或家人被傳染、在家上班上課的各種新問題、負面媒體新聞的轟炸等等。大家得花很大的力氣來穩定住自己,但仍隱約感受到那股抑制不住的「焦慮感」!「焦慮感」的顯現可以從生理身體、情緒、想法三方面呈現。生理上可能會有肌肉緊繃無法放鬆、疲倦、失眠、頻尿腹瀉、胃部不適、頭暈、口乾、心悸、冒冷汗等症狀。情緒上常出現過度擔心,和相關事件的危險程度不成比例,或是過度警覺緊張、坐立不安、感到壓抑、躁動或驚嚇、易怒。想法上則是對日常生活事件總是出現災難性的思考,或精神難以集中,腦中一片空白。這段期間若發現自己出現上述情況時,要如何處理呢?如果已經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活作息、職業與生活功能時,應考慮至身心科就醫,詳細告知醫生出現的症狀,包括生理與心理的部分,醫生會依據描述給予診斷並開立適當的藥物,減緩生理症狀並治療焦慮。若引發焦慮的原因較多是心理層面,則可以考慮接受心理治療,透過心理諮商所預約諮商或臨床心理師,將自己的症狀、想法與感受好好說出來。有時候藉由心理治療處理焦慮症狀正好可以為自己生命中長期或深層的困頓提供一個醫治機會。除了求助身心科醫生與心理治療外,也可以從自身做起,藉由疫情期間在生活上做新的學習與調整,比如放慢生活步調、學習肌肉放鬆、養成靜坐冥想習慣、實踐健康飲食、尋求信仰…等。自我照顧的這部分,之後再與大家深入分享。希望大家在度過這波疫情期間,藉著「焦慮感」的出現,有機會更多認識並學習照顧自己的方法。
- 自我照顧
- 情緒調適
撰文/李姿瑩 諮商心理師本週開始為避免疫情擴散,宣布全國學校、 幼稚園、托嬰中心、補習班等皆停課兩週。相信對很多父母而言是一個憂喜交加的訊息, 雖可不必擔心孩子暴露在群聚感染的危險中, 但卻似乎在提前經歷寒暑假到來的晴天霹靂!面對突如其來的防疫假, 想和孩子保持安全又平和的親子關係, 父母可以這樣做~
“練習情緒停、看、聽” 通常引發父母憤怒、生氣或崩潰的情緒事件,並非僅出現在這段期間,它可能是在生活中已經重複發生的親子衝突。建議父母可以先停下來覺察自己的地雷、看看如何準確地標示這個情緒、聽聽這個情緒內在真正想表達的訊息。 因此先練習覺察什麼情況我會生氣?我生氣是因為感受到什麼?而這個訊息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呢? 例如:「孩子不想整理書桌,我就會表現出生氣,因為我感受到孩子不受控制,我害怕我在教養上很失敗。」「孩子無法準時配合時間表,我就會變得憤怒,因為我很緊張事情做不完,擔心失去控制感。」 當清楚覺察自己的地雷與內在期待後,便較能區辨哪些是可以真的與孩子討論共同調整的,而哪些其實是自己的身為父母的不當期待或此時此刻無法馬上改變的。 “設立界限與規範並保有彈性” 覺察自己的地雷後,與孩子共同訂定具體規範,並且設立界限清楚地執行。 例如:共同討論在家學習的時間表與須完成的任務單,包含使用3C或遊戲時間的限制。 而家中的環境較為輕鬆,孩子可能專注的時間會較短,或者容易分心,父母可適當的調整標準並保有彈性討論的空間,但仍堅定地執行已共同約定討論好的規範。 “與孩子討論疫情產生的焦慮、混亂” 面對疫情的變化,不論是停課或線上學習等方式的調整,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壓力來源與新的挑戰。孩子和成人一樣也會感到焦慮不安,且孩子會因父母傳遞出的情緒、行為反應而受到影響。 此時可透過影片或任何媒材的防疫資訊,與孩子共同討論對疫情的認識,並分享彼此對於這些變化所產生的情緒感受,合作找出調節焦慮與混亂情緒的方式。
“維持日常的作息時間” 因外在環境產生重大的變化,規律日常作息能產生穩定的安全感。父母應讓孩子理解防疫在家並非放假或毫無規章,除了維持與平常日差不多的起床與就寢時間外,在家學習或遊戲活動行程也應比照平常日的時間架構。如:線上或自主學習寫作業40分鐘,休息15分鐘。上網或玩遊戲30分鐘,應休息停止15分種。 並且需特別注意孩子在家使用3C、看電視或電玩的時間,避免孩子將心思都轉移到這些活動上。趁著防疫停課期間, 父母擁有更多的機會認識與理解孩子, 讓我們藉此改善親子關係、促進親密感吧! 別讓疫情與親情都亮了紅燈!
- 心理學
- 遊戲治療
- 親子關係
撰文 / 張文瑛 諮商心理師這波疫情來勢洶洶,大部分的上班族都被強制在家工作。初期是很享受的,因為不必再早起通勤,可以睡得很「飽」;上班時很自由,衣著、行動、心理…各方面似乎都擺脫了一層束縛---那種工作場域無形的束縛。 但逐漸,似乎開始出現一些「狀況」,比如: 過去工作時的困難,常常在茶水間或下午茶時刻,和同事們分享交流,心理就平順了,但現在這些片段沒有了,那些能和人面對面聊聊的時刻消失了,一種「孤寂感」驀然浮現出來。或者,過去在熟悉的辦公室,電話、訊息、留言…都能迅速處理,在家裡,由於設備較不完備且移動較自由,許多事務的處理沒這麼踏實,儘管在家工作,隱隱約約的「焦慮感」在心裡載浮載沉。
又或者,明明六點下班時間到了,老闆晚上八點多還是繼續傳送指令,工作與家庭生活的界線比過去更混淆,那種「煩躁感」、「委屈感」總是蠢蠢欲動。隨著疫情帶來環境的劇變,上班族的生活也跟著有很大的改變。適應環境改變本身就是個壓力源,若不經意地忽略或壓抑這些相應產生的情緒,很容易就會累積形成壓力,並讓人身心俱疲。然而,壓力源不必然會產生壓力。在這段適應期,若能好好覺察並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好好照顧他們,讓情緒得以流通紓解,那麼適應防疫期間的在家工作,就沒有機會成為壓垮自己身體健康與工作效率的壓力。而且若能學習覺察並面對這段適應期間浮現的各種情緒,反而有機會更了解自己原來在工作與同事間的心理需求,如歸屬感、支持感、信任感,也更熟悉如何照顧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在這段起伏不定的防疫期間,因為在家工作/面對情緒,還能有一些自我認識的收穫。
- 自我照顧
- 情緒調適
撰文/王文秀 諮商心理師 我們很難想像,原本生活的一切日常,疫情這幾週變成可望不可及,沒事出門逛逛、去美容院、每天出門遛狗、早晚去公園打太極拳、運動房或球場健身、去傳統市場、超市、量販店盡情採買、和三五好友約在咖啡廳,喝咖啡,聊是非、隨時搭台鐵、客運或高鐵全省跑透透,或是給自己和家人規劃本島、外島或出國旅遊,很難想像要多久之後才能再無罣碍的自由出門,連去看醫生,也得斟酌再三,能忍則忍;最近才體認到能回到這樣的日常,很幸福。原本還偶而抱怨的工作,埋怨每天要起早趕晚,要擠公車或騎車開車塞在車陣去工作,埋怨老闆不近情理、埋怨同事扯後腿、埋怨客戶難搞,埋怨薪水不夠高,但是這陣子每天宅在家上班,整天就窩在電腦前,活動空間就是家中的小小方圓,許多原本很方便的工作模式或設備,因為在家就必須處處想方設法搞定;尤其最近家中大人小孩都得在家,孩子若是學齡前,對必須在家上班的家長,蠟燭兩頭燃,更是心力交瘁,而家有中小學的孩子,家長亦需同時關照自己的工作和孩子的學習狀況,一天下來,可能比以前的生活模式還累;或是許多人被疫情的骨牌效應一路倒下來,變得無班可上,不得不接受半薪、自動休假,甚至公司撐不助倒閉而失業,煩惱房貸、車貸、卡債、生活固定開銷、子女托嬰或教育費用要如何是好。
這些層層的現實壓力席捲而來,才知道有班可以上,很幸福。 從本人最近督導國中小學心理師和專輔教師,以及自己身旁的親友孩子非正式調查得知,原本在學校適應不良的學生,這陣子在家上學,許多困擾問題都不再是困擾;但是對極大多數的學生而言,一開始遠距上課的新鮮感消失之後,都比較希望早日回到學校「實體」上課,因為下課可以跟同學嬉鬧或共進午餐,有不會的學業問題可以馬上請教老師,體育課或一些實際操作的課都可以盡情活動與操作,但是現在整天都被綁在電腦前,甚至學校的課下課後,還要接著在電腦前上補習班的課,一整天超過10小時在電腦前「學習」,剩下的時間還有許多習作要完成,有時在家中因為家中的狀況(如網路不穩、家中電腦、平版不足、家中人來人往,有大人的吵架聲或有小小孩的干擾等),未能專注學習,因此許多學生會認為,有學校可以去,很幸福。這場疫情,讓我們原本習慣的人與人互動模式,如握手、拍肩、擁抱、親切的靠近,也受到極大的挑戰,讓大家不得不保持距離,一切的情感交流都被掩蓋在口罩之下,也消失在1.5公尺的社交距離中。周遭若有親朋好友染疫,甚至不幸往生,我們也只能遙遠的表達關切,未能親自探訪致哀,所有的真實情緒都得自己默默消化。這些因為疫情帶來的不便與衝擊,因為三級警戒又要延長到六月底,我們心中的悶與煩,甚至恐懼與焦慮,都不斷創新高;也因為不知道何時可解禁,這種不確定感、不自由感和無法掌控的感覺,會讓自己更難受。 但是我們自己內在的情緒與調節機制,是我們可以掌控的,我們可以告訴自己,「至少我目前,還…」(如「至少我目前,還可以每天跟家人相處在一起」)、「還好我…」(如「還好我已經設法把家裡的空間重新安頓好」)、「最糟的是…,但是即使最糟,我還可以…」(如「最糟的是我不小心被感染,但是即使真的被傳染,我還可以靠著我自身的免疫力以及臺灣的醫療資源,幫我度過這個難關」、「這個疫情,讓我學到的是…」,如「這個疫情,讓我學到原來我可以自己下廚」、或是「這個疫情,我很感恩的是…」(如「這個疫情,我很感恩那些醫護人員、警消和第一線的所有工作人員,讓我能安心在家」。 這個逆境是我們不樂見,但是經由這個逆境,我們對自己、對周遭,以及對自己的生死有更多的體認,既然此刻不願意離開人世,我們能怎樣讓自己的生命在看似一切受限制的情況下,不受限制?我們如果都能設法安頓自己的身心,相信內心的陽光可以給我們更大的力量,讓這一切都成為生命經驗裡難忘的一個篇章。
- 自我照顧
- 情緒調適
撰文/王文秀 諮商心理師 從5月19日全國進入疫情三級警戒至今,不知道有多少家庭正體驗著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樂景象,每天全家溫馨高唱「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姊妹兄弟很和氣,父母都慈祥…」?也不知道有多少家庭經過這十天不得不的朝夕相處,才更深刻體會到家庭「真的」會傷人,天下真的有「不是」的父母,或是懷疑家裡的這個(些)小孩是不是自己親生的,怎麼這麼難管教?許多人希望疫情早日舒緩,除了能自由行動,免於擔心染疫,可能更開心能夠不用跟家人如此「短兵相接」。 本人的先生原本在外地工作,週末才回家;但是即使我們夫妻相當恩愛,今天晚上他也悠悠的說著「才回來在家上班十天,我們就吵了好幾架…」。
去年國外疫情肆虐嚴重,各地的家暴案件急遽攀升,許多心理諮商所接獲的求助個案,都是要討論親子關係或是夫妻關係。 以往許多家庭成員之間有摩擦,一些成員會有意或無意識地選擇逃避,如到外地求學、工作、常常出差、加班,讓彼此的關係保持某種平衡,但是現在因為疫情哪裡都不能去,哪裡都躲不了,只好回來面對家人;或是原本因為白天要工作或上學,在家相處時間不長,忍一忍就過去,但是這幾天不得不一整天同在一個屋簷下,許多家事分工或生活習慣的摩擦比以往更水深火熱,原本能忍耐的,最近也到了極限,再加上疫情造成家中經濟或各方面的影響,因此就更容易有衝突。就夫妻關係而言,若原本關係不錯,這幾天面對內外的壓力,雙方若能盡量維持自己本身的規律作息,有限度的讀取有關疫情的訊息,珍惜這幾天難得可以朝夕相處的時光,規劃一些平日沒機會進行的溫馨活動,如一起追劇、打怪、下廚等,甚至為對方製造一些小驚喜,以及不吝對對方所作所為表達感謝,為已經原本美好的關係更加溫;若對彼此有歧見,自己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一旦忍不住口出惡言或情緒性/責備性的語言,要花更長的時間彌補這段關係,釐清自己生氣不舒服的點在哪裡,再找適當的時機跟伴侶溝通,例如「我今天下午對你很生氣,是因為我已經忙大寶小寶忙得不可開交,你還在打電動,我知道你心情不好,需要抒壓,但是我很希望那時候你能來跟我一起照顧他們(或是我們來討論未來幾天的家事分工),你覺得如何?」,或是「今天早上你叫我去買早餐,我之所以兇你,是因為我剛接到老闆的電話,叫我要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完成一個計畫,我覺得很煩,所以忍不住對你發洩,我不是針對你,不好意思。」;若這段時間家中面臨經濟危機,也可心平氣和討論如何因應。亦即試著從生活中的各個層面讓彼此更互相瞭解、互相體諒與互相扶持。若夫妻關係原本就有些陰影,這段時間可能更容易引爆彼此的不滿,甚至讓全家人的氣氛都很低迷。請設法釐清自己對這段婚姻一路走來,當時是基於什麼,兩個人在一起?對方當時最吸引自己的是什麼?婚姻過程中走過高高低低,願意感謝對方與自己的是什麼?仍然珍惜對方與自己的是什麼?這份關係讓自己放不下、捨不得的是什麼?對方讓自己最受傷、最不能釋懷的是什麼?為何對方這點如此傷自己的心?是觸及自己生命中的什麼議題?兩人一向以來的互動或溝通方式,有效的是什麼?無效的又是什麼?這份關係真的想不想繼續下去?若已經覺得經營不下去,自己各方面(經濟、情緒、未來生活、子女監護權等)的準備度如何? 這幾天若有機會自己(或雙方)都冷靜想想,看是否願意找個時間,給自己與對方一個機會,彼此盡量心平氣和(盡量不重複之前無效的溝通方式)的嘗試聽進去、聽懂對方所言,以及清楚表達自己所想的和所感受的;如果雙方都有意願重拾當初交往時的美好感受,夫妻之間不是在爭輸贏,論對錯,是在找出彼此都自在,能珍惜、欣賞、包容對方,也讓自己真實自在活著的平衡之道;若真的覺得兩人的關係已到盡頭,也可好好討論如何能做到好聚好散。危機始終是轉機,若善用這段非預期的疫情時間,讓夫妻關係從相看兩厭,到更珍惜在此疫情籠罩下,彼此都還能平安在同一屋簷下,期望能攜手偕老,但願有來世;若雙方均願意放手,饒了對方,也放過自己,真心祝福對方,則這段疫情時間,自己賺到的,不只是健康,還能更認識自己,以及更體會到婚姻生活的真諦。
- 親密關係
- 家庭關係
撰文/王文秀 諮商心理師 因為擔心疫情擴大,教育部宣布自5月19日起至28日止,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改採遠距學習、在家自主學習方式學習。這幾天全國中小學家長、教師和學生都陷入又新鮮又混亂的遠距風暴中,有的家長仍須上班,有的家裡原本限制孩子使用電腦,有的家裡幾位手足原本共用一台電腦或家中電腦未升級,或是家裡無法同時提供好幾個孩子專屬空間或書桌椅,有的家長無法協助孩子操作電腦相關設備,也有的家長本身就是教師,必須堅守崗位教導別的小孩,因而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這些亂象都考驗著家長的應變能力,以及與孩子的溝通能力,這幾天家長的群組都哀鴻遍野,都更加感佩學校老師的偉大。而就孩子而言,許多孩子原本被家長限制使用3C的時間,這下子禁令全部解除,又可以不用早起,不用打掃,不用午休,又可以名正言順地使用電腦,因此多半都很開心。
等到過幾天逐漸發現世界不是如他們想像的那般美好,發現每天都得乖乖坐在電腦前上課(不是打電玩),仍是得考試、寫作業,上課仍是會被老師點名或被責備,有時被老師在電腦那端責備時,家長就在旁邊,或是整天坐在電腦前面,屁股都快要裂成兩半,且原本幻想可以利用時間打電動的心願,也變成泡影;一旦孩子線上學習的新鮮感和誘惑力降低之後,對家長的管教方式與情緒管理又是很大的挑戰。國外去年已經數百萬學生都不得不遠距上課,家長及教師都累積許多寶貴的經驗,讓孩子的學習不中斷。以下參考國外的經驗提出幾個原則,讓家長在這段停課時間能成為孩子的親密戰友,雙方一起克服學習的困境,更為親子關係增溫。
設法安頓好所有線上學習的設備、網路,確保網路的流暢性;對中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更需要家長協助連結教學平台與測試,以及教導孩子操作各種功能鍵,若家長有困難協助,請盡快請教周遭的「電腦人士」,或跟導師及校方聯繫,請求協助;若家裡電腦無電腦或不夠用,也可詢問學校有無多餘的筆電或平版電腦可暫時借用。與孩子確定好這幾週上課的固定空間,這個空間本身不要有太多易干擾物(電視、遙控器、WII、魚缸、漫畫、平版、寵物、玩具等),亦盡量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若有的孩子不喜歡一個人獨處太久(尤其低年級的孩子),可以安排一處孩子看得到家長,但是不至於受到外界干擾太大的空間,這樣孩子在電腦前有點坐立難安,或是頻頻望向家長這邊時,家長可以用手勢或是製作字卡板,請孩子將注意力回到電腦前;請孩子將每天各節課上課所需的各式文具、計算紙、教科書、教材、評量、作業本或樂器等都依序準備好,也要利用下課時間去洗手間,免得上課時要頻頻起身。 若家中有兩個以上的中小學學生,能有各自獨立的房間當然很好,否則可以跟孩子商量如何在家中有限的空間,隔出幾個盡可能互不干擾的上課空間,也讓孩子參考上述原則,自己去布置這個專屬的上課空間,讓一切對其而言都很方便又有利學習。每天的上學儀式仍可持續(起床、梳洗、換衣服與吃早餐等),不是因為在家中上課,就可以晚起、邊吃早餐邊上課,或是穿睡衣,甚至躺在床上入鏡。與孩子建立起這段時間家中的生活常規,如孩子何時可以(以及不可以)來找你(或其他人/寵物)聊天,或是他們如果真的不想繼續待在電腦前上課,可以怎麼辦?(例如可以站起來伸展一下再坐下,或是要徵求老師的同意才可以離座);必要的話,家長也重新調整原本的角色分配與家事分工,讓全家每個人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凝聚家庭的向心力。家長在孩子上課期間勿藉故過去看孩子的學習狀況,否則家長自己變成孩子的干擾源;也因為不確定孩子的麥克風有無關閉,因此孩子上課時,家長勿在家中發出不希望讓全班同學聽到的言語或聲響;但是因為孩子很難依整堂課的時間都全神貫注,家長若有機會仍可檢視孩子有無利用上課時間以為老師不會發現,而同時開別的聊天室、做別的事或玩手邊的玩具。請孩子不要將電腦鏡頭轉到家中的擺設或趁家人不注意時將鏡頭轉到家人,不能未經老師許可,擅自離開座位,也不能躺在床上或沙發上課,或是擅自關掉自己的鏡頭。學校本身作息有每節的下課與午餐、午休時間,家長也盡量配合此作息,可將一週(或一天)的課程表貼在明顯的地方,讓孩子有所遵循;下課時間也可以準備一些小點心,跟孩子一起共享,以彌補孩子原本在校下課時間是跟小朋友共處的時間。孩子在上課時間若有完成任何美勞、作文或任何作品,可張貼在家中某處,或是晚餐時間家人一起分享今天的上課所學,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努力有被看見。體育課或音樂課時間,有的老師會設計一些體能活動,要學生在鏡頭前伸展,音樂課也可能要吹奏樂器,這些均要考量家中的狀況,例如家在樓上,孩子跳動/吹奏樂器會被樓下/鄰居抗議,這些均可跟老師溝通,或是當下想出別的應變方式。言教不如身教,這一陣子親子近距離接觸,家長對這些外在變化的反應也會影響孩子的調適心態,例如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評教學軟體、線上平台或教師的授課,免得讓孩子無所適從,甚至更有理由不想上課,或是也學著父母批評質疑教師或校方;家長對這些變化抱持彈性與適應的態度,也會讓孩子學到要如何克服並正向看待所遭遇的逆境。家長本身要體認遠距教學有其限制性,教師很難如在教室般隨時核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也不要抱持著「反正線上學不會,之後安親班或老師還會再教一次」的心態,若家長能力許可,可以和孩子討論其學習困難之所在,並給予適當的教導,若家長本身對這些學習內容也無能為力,可以跟孩子討論可以如何克服。協助孩子區隔老師規定的作業以及平日在家的作業,因為對孩子而言,都是「回家」作業,孩子四點多「下課」之後,何時要寫今天的「學校」作業,何時要完成今天原本的「家庭」作業,如練琴、寫完一篇日記、評量,何時可以看電視、打電動或從事其他娛樂等,這些生活新秩序都要重新建立。家長盡可能讓孩子在家的作息跟在校時一樣,一旦讓孩子一切養成習慣,即可強化孩子的自律與自制力,長久以往對孩子的各方面適應及發展都有幫助。教導孩子網路安全,不任意進到色情或暗黑網站,保護自己在網路上的安全;電腦若原本家長有設定密碼,可考慮這段時間解除,等恢復正常上課之後再重新設密碼,原來電腦裡的一些重要資料,也要小心先儲存或銷毀,免得這陣子大人小孩共用一台電腦,會有悲劇發生。每天利用時間跟孩子聊聊網路上課的情形,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若有學習上的困難,可試著與孩子一起討論,或是請教同學,或是反映給授課老師以求突破。由於一週五天的白天時間多半待在電腦前,為了孩子的眼力著想,請設法規劃孩子有其他遠離電腦的休閒娛樂時間;可在家設計一些運用肢體的活動,甚至親子一起伸展,讓親子一起動一動。 家長請讓自己寬心,自己並非受過訓練的教師,不用強迫自己一定要扮演多麼稱職的教師角色;事實上許多擔任教師的家長,也不見得能好好的教導自己的小孩;這段艱苦的疫情黑暗時期,家長自己本身也有許多要煩惱的事情(經濟與生活的變動、擔心自己或家人染疫等),還要費心孩子的線上學習,非常辛苦,就讓自己扮演「足夠好」的家長,享受親子共學共處的時光,讓這段疫情在家上學時間,成為日後的美好回憶。
- 遊戲治療
- 親子關係
- 家庭關係
撰文/邱杰濰 諮商心理師疫情迅速升溫,你的心情是否也七上八下的?因為疫情不僅動搖了我們對環境的信任,也衝擊了我們內在的安定。四面八方的新聞訊息、周遭親朋好友的態度,以及面對未知狀態的徬徨,都會對我們的內心造成壓力。如果因此感到不安、恐懼、沮喪、緊張或憤怒,甚至身體好像也出了毛病,頭暈、沒食慾、呼吸不順、肌肉緊繃或是沒精神……這些都是我們的心理在面對壓力事件時的反應。可以把前述的感受想像是內在對我們的意識發出的訊號,讓我們響起警鈴,準備去面對眼前的危機,也提醒著我們,需要好好照顧自己。一般來說,只要適當的處理,這些感受就會慢慢好轉,想要自我照顧,我們可以這麼做:1.減少資訊量,除非必要,把自己一天接收相關新聞資訊量控制在一小時內,並且在睡前減少甚至避免再暴露於更多的消息之中。2. 接納此時此刻自己不安的感受,不批評也不壓抑,告訴自己這是面對危機的正常情緒反應。3. 深呼吸或喝口水,讓自己重新出發,回歸到日常生活中原本的步調,繼續你手邊的工作或是動作。如果還是有點緊張,可以做一些有控制感的事,像是小編會整理舊衣服、書架或是打掃環境。4. 當哪裡都不能去的時候,也可以在家裡為自己安排一些小目標,例如閱讀、運動或是調整飲食習慣。5. 尋找你的支持,儘管不能見面,網路仍然串聯著彼此,和自己的家人、朋友或是另一半,吐吐苦水互相打氣。但是,如果你發現這些警鈴好像停不下來,干擾你的生活,也讓你越來越不適,請記得尋找專業人員的協助,你可以撥打安心專線1925,或是聯絡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新竹地區:03-5234647)。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都在同一陣線,若你需要協助,歡迎與我們聯絡。
- 自我照顧
- 情緒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