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文瑛 諮商心理師
這波新冠病毒疫情來的又快又猛,台灣在被全球羨慕了一年多之後,竟也進入天天確診與死亡人數不斷上升的險境。為了掌控疫情保護民眾,政府提出多項限制人們行動的措施:上班族在家上班、學生遠距上學、不得群聚、盡量待在家中不外出…,所有這些生活上的改變,讓過去習以為常的活動,比如: 找朋友聚餐聊天、逛街買菜、探望親友…,都消失了。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各種因生活巨幅改變而產生的壓力源也接踵而至:收入減少但仍有生活開銷、人際疏離隔絕;或相反的,近距離生活的人際衝突、擔心自己或家人被傳染、在家上班上課的各種新問題、負面媒體新聞的轟炸等等。大家得花很大的力氣來穩定住自己,但仍隱約感受到那股抑制不住的「焦慮感」!
「焦慮感」的顯現可以從生理身體、情緒、想法三方面呈現。生理上可能會有肌肉緊繃無法放鬆、疲倦、失眠、頻尿腹瀉、胃部不適、頭暈、口乾、心悸、冒冷汗等症狀。情緒上常出現過度擔心,和相關事件的危險程度不成比例,或是過度警覺緊張、坐立不安、感到壓抑、躁動或驚嚇、易怒。想法上則是對日常生活事件總是出現災難性的思考,或精神難以集中,腦中一片空白。
這段期間若發現自己出現上述情況時,要如何處理呢?
如果已經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活作息、職業與生活功能時,應考慮至身心科就醫,詳細告知醫生出現的症狀,包括生理與心理的部分,醫生會依據描述給予診斷並開立適當的藥物,減緩生理症狀並治療焦慮。
若引發焦慮的原因較多是心理層面,則可以考慮接受心理治療,透過心理諮商所預約諮商或臨床心理師,將自己的症狀、想法與感受好好說出來。有時候藉由心理治療處理焦慮症狀正好可以為自己生命中長期或深層的困頓提供一個醫治機會。
除了求助身心科醫生與心理治療外,也可以從自身做起,藉由疫情期間在生活上做新的學習與調整,比如放慢生活步調、學習肌肉放鬆、養成靜坐冥想習慣、實踐健康飲食、尋求信仰…等。自我照顧的這部分,之後再與大家深入分享。
希望大家在度過這波疫情期間,藉著「焦慮感」的出現,有機會更多認識並學習照顧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