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享
在家防疫的親子安全距離
- “練習情緒停、看、聽” 通常引發父母憤怒、生氣或崩潰的情緒事件,並非僅出現在這段期間,它可能是在生活中已經重複發生的親子衝突。建議父母可以先停下來覺察自己的地雷、看看如何準確地標示這個情緒、聽聽這個情緒內在真正想表達的訊息。 因此先練習覺察什麼情況我會生氣?我生氣是因為感受到什麼?而這個訊息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呢? 例如:「孩子不想整理書桌,我就會表現出生氣,因為我感受到孩子不受控制,我害怕我在教養上很失敗。」「孩子無法準時配合時間表,我就會變得憤怒,因為我很緊張事情做不完,擔心失去控制感。」 當清楚覺察自己的地雷與內在期待後,便較能區辨哪些是可以真的與孩子討論共同調整的,而哪些其實是自己的身為父母的不當期待或此時此刻無法馬上改變的。
- “設立界限與規範並保有彈性” 覺察自己的地雷後,與孩子共同訂定具體規範,並且設立界限清楚地執行。 例如:共同討論在家學習的時間表與須完成的任務單,包含使用3C或遊戲時間的限制。 而家中的環境較為輕鬆,孩子可能專注的時間會較短,或者容易分心,父母可適當的調整標準並保有彈性討論的空間,但仍堅定地執行已共同約定討論好的規範。
- “與孩子討論疫情產生的焦慮、混亂” 面對疫情的變化,不論是停課或線上學習等方式的調整,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壓力來源與新的挑戰。孩子和成人一樣也會感到焦慮不安,且孩子會因父母傳遞出的情緒、行為反應而受到影響。 此時可透過影片或任何媒材的防疫資訊,與孩子共同討論對疫情的認識,並分享彼此對於這些變化所產生的情緒感受,合作找出調節焦慮與混亂情緒的方式。
- “維持日常的作息時間” 因外在環境產生重大的變化,規律日常作息能產生穩定的安全感。父母應讓孩子理解防疫在家並非放假或毫無規章,除了維持與平常日差不多的起床與就寢時間外,在家學習或遊戲活動行程也應比照平常日的時間架構。如:線上或自主學習寫作業40分鐘,休息15分鐘。上網或玩遊戲30分鐘,應休息停止15分種。 並且需特別注意孩子在家使用3C、看電視或電玩的時間,避免孩子將心思都轉移到這些活動上。
趁著防疫停課期間, 父母擁有更多的機會認識與理解孩子, 讓我們藉此改善親子關係、促進親密感吧! 別讓疫情與親情都亮了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