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凃冠如 諮商心理師
「聽說最近被感染的女大生是在幼兒園實習耶!那我們學校的幼兒園實習老師,是哪間學校的呢?會不會……」
「孩子回來的書包跟石頭一樣重,問了孩子才知道老師不只把這學期的雜物讓孩子帶回,還把下學期的書都發下來了,說疫情變化很大……,」
「剛剛宣佈寒假的營隊全數取消,這麼突然,叫我去那裡寄小孩?我只好幫他報才藝班的寒假營隊,但這麼多不同校的孩子聚在一起,真的會比較好嗎?」
這陣子,疫情似乎有捲土重來、蠢蠢欲動的趨勢。媽媽的心跟著確診者的足跡與疫情的變化七上八下,疲於因應各式新的教育政策,心中盤算若有萬一,手邊有多少親友資源可以支援調度,日常生活又回到「噴、噴、噴」的習慣─使用公共物品時噴一下、廁所碰觸門把時噴一下、買東西噴一下,看到賣場人多,轉念又把車開出賣場停車場,以及進出各式場所實聯制……。
這些看似有意識地防疫行為與生活習慣,其實反映內在對所處的環境多了一分不確定性與不安心,也反映內在的警覺與壓力提升。每當疫情相關新聞或消息出現時,認知、行動層面的防疫行為重現江湖,內在情感面的壓力、緊張、焦慮、不確定感也會同時存在。如何將自己與家人的生活及心情在這風雨欲來山滿樓的此刻好好地穩住,我想,這是疫情帶給每個人的生命課題。
心理學家Maslow對人類的需求從生理層面的生存到心理層面的自我實現有一個經典的理論,此理論成為我在疫情生活下安頓自己身心、將有限心力做最適切分配的心靈地圖。
猶記去年五月的疫情風暴,在「安全感」的建立上,藉由固定時間收看最新的疫情訊息,將不可控的疫情轉為可控的接收頻率,增進自己對環境的控制感,進而降低內在焦慮,及提升個人安全感;在「尊重」的建立上,藉由洗腦自己孩子們的吵鬧雖然心煩,但也慶幸代表健康;在「自我實現」的建立上,藉由幫大班無緣有實體畢業典禮的孩子辦家庭畢業典禮、收納,創造生活儀式感與小確幸。
如今疫情再起,自己少了點兵荒馬亂,多了份對生活從容的裁量。祈願閱讀本文的各位,也在生活實踐中,練就自己的心法,穩度疫情的每個片刻。